今天被一則新聞洗版「#台製抹茶食品幾乎攏是假」,文章大意提到台灣的食品幾乎都是使用綠茶粉但行銷包裝上則是以抹茶粉做行銷,混淆視聽進而提高產品的售價。
雖然道出一種廠商的取巧心態,作者的觀點我卻不完全同意。他大肆抨擊最近超夯的抹茶湯圓,可是它背面的成分表,人家明確寫出使用「抹茶風味粉:含抹茶香料、食用黃色、藍色色素(調色)....」,明眼人或是對 #抹茶 有一咪咪概念的人一看就知道他們並沒有使用真正所謂的抹茶粉。廠商也沒以使用道地抹茶粉做行銷,跟之前主打天然麵包卻添加人工香精的案例不能相提並論,只能說這其中存在你不說我懂的默契囉😎!
另外,作者提到「抹茶是調和數種茶葉,調和出一個最妥切的味道之後,將綠茶茶葉研磨成粉末。綠茶則多半是單指一種茶葉或將茶葉研磨成粉。」觀念不太正確,抹茶跟綠茶的區別並不是以是否調和數種茶葉來做區分,而是從前端的品種、栽種、發酵、研磨等過程都跟綠茶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實,抹茶=高貴的概念有待商榷。畢竟品質好的綠茶在售價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台灣雖然幾乎沒有產抹茶,但是我們茶葉的品質絕對是世界級的水準~我自己常常在喝的日月潭的蜜香紅茶,一喝下去的回甘滋味,太讚了,我已經超省地在喝它,但還是忍不住幾個月就KO了,這次回台灣絕對要補貨!
之前分享過的文章「關於那一抹綠的一些事:抹茶matcha是什麼」滿詳細的比較綠茶vs.抹茶的差異,有興趣想了解抹茶原貌的人可以再複習一下(也想推薦給這篇社論的作者XD)。